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浩辰
CAD機械制圖的過程中求相貫線的方法,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依據相貫兩立體的基本形體的不同,我們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具體方法選擇請往下繼續看。
一、表面取點法
適用于相貫兩立體有一個是圓柱,而且圓柱的軸線是投影面的垂直線,其上的相貫線,必定在圓柱面上,而圓柱面由于軸線的垂直而積聚,從積聚的地方開始來完成相貫線的作圖。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根據已知投影在另一個立體的表面取點來完成作圖。
這種方法是基本的,可以解決大部分的作圖問題,因為課程討論的立體主要是與圓柱有關,前面討論的案例,大部分是與此有關,請同學們務必掌握。
二、輔助平面法
1、基本原則
假想用一個平面P在相貫立體的區域去切割相貫的立體,邊分別在兩表面上產生了截交線,由于兩截交線在同一個輔助平面P上,因此兩截交線一定相交,其交點就是兩立體表面和輔助平面三者的共有點,即為所求的相貫線上的點,若作一系列輔助平面,就能得到相貫線上的一系列點,然后按可見性依次圓滑連接各點的同面投影,就得到相貫線上的投影。
如圖5.3.6-1所示,用輔助平面切割在圓柱面上產生直線,圖5.3.6-2所示,在圓錐上產生的圓弧,在圓柱上產生直線。

2、輔助平面選擇原則
(1)輔助平面的位置應該在一定的區域之內,使得相貫的兩個組成結構的截交線也相交。
(2)輔助平面與相貫體的表面的交線,在視圖中的投影為直線,或者圓弧,因為直線可以用直尺畫出,圓弧可以用圓規畫出。其他曲線理論上可行,但作圖的誤差限制了使用。
在以上的CAD機械制圖的教程中,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采取表面取點法和輔助平面法的兩種方法來進行求相貫線,其中輔助平面法重點介紹了基本原則和輔助平面選擇原則,使得大家更詳細的了解求相貫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