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AD機械制圖軟件中,我們在繪制完組合體的圖紙后,為了方便我們的看圖,一般情況下,都會繪制出組合體的三視圖方便我們讀取相關的數據,在軟件中,我們該如何繪制出組合體的三視圖和讀懂三視圖呢?
CAD機械制圖中組合體的分析:
形體分析法是繪制三視圖和閱讀三視圖的基本理論。也確定了主要的步驟,按照形體分析法就能有條不紊地把設計的組合體,用三視圖表現出來,也可以在閱讀三視圖中,確定各個結構的基本立體和位置關系。
一、主視圖選擇
確定組合體主視圖的原則,如圖6.2.1-1所示,該組合體在機器上被稱為軸承座的物體。
圖6.2.1-1 組合體主視圖選擇
1、自然放置
組合體在主視圖中應該穩定,在底部處是一個比較的平面,使得整個結構符合穩定,在主視圖的長度方向上應該表現組合體最大尺寸,做到長度的名副其實,這樣,圖6.2.1-1中的主視圖方向是A方向較好。
2、反映特征
圖6.2.1-1中A方向反映結構的對稱,也反映了圓柱相切的結構關系及各組成結構的接觸關系。而B方向反映了上下關系,亦反映了底部的共面關系。綜合看來A方向好于B方向,因為A方向的圓筒是積聚,而B方向的圓筒不積聚,圓筒結構是該組合體的主要結構。
3、可見性好
A向的主視圖外部形狀都是可見的,但D方向則是有被遮擋的結構有虛線。故A方向的主視圖優于D方向的主視圖。
二、形體分析法
形體分析法,就是將組合體依據其特征,相應分解成幾個結構的組成部分,弄清楚各部分的形狀、組成方式、相對位置及表面相鄰關系,以便于畫圖和讀圖。

圖6.2.1-2 軸承座的形體分析
如圖6.2.1-2所示的軸承座是用來支承轉動的軸的,形體分析法就是假想地將其分解為五個部分:凸臺Ⅰ位于圓筒,即軸承Ⅱ的上方,兩者的軸線垂直相交,其內孔也接通;支承板Ⅲ位于軸承Ⅱ的下方,位置靠后,支承板Ⅲ兩側面與軸承Ⅱ的外圓柱面相切,底板Ⅴ位于軸承Ⅱ正下方,通過支承板Ⅲ連接起來,和支承板Ⅲ有接觸關系,在后端面平齊共面,肋板Ⅳ在底板Ⅴ的上方,支承板Ⅲ的前方,肋板Ⅳ與底板Ⅴ、軸承Ⅱ、支承板Ⅲ都有接觸關系。
以上就是在CAD機械制圖軟件中,在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及讀圖的時候,如果遇到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上述的內容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今天就介紹這么多了。安裝浩辰CAD軟件試試吧。更多CAD教程技巧,可關注浩辰CAD官網進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