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兩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車位的基本信息和車庫的簡單信息,但是在CAD建筑設計中,地下車庫還有很對需要注意的,CAD出入口的一些注意事項我們也需要了解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1、出入口數量確定
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
國標
1.不少于兩個,但符合下列條件可設一個:
Ⅳ類汽車庫(<50)或停車少于100輛的地下車庫或坡道為雙車道的Ⅲ類地上車庫(51-150)
2.Ⅰ、Ⅱ類汽車庫和停車大于100的地下車庫,如果采用錯層或斜樓板,坡道是雙車道,那沒首層或負一層到室外的汽車疏散口不少于2個,其它樓層疏散坡道可以設1個。
3.特大型車庫汽車(>500)出入口數量不應少于3個。
滬標《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
25輛一下,1個單車道或1個雙車道
25-99輛,2個單車道或1個雙車道
100-199輛,不少于2個單車道
200-699輛 2個雙車道(雙進雙出)
700輛及以上,3個雙車道
對于設三個車道的要求比國標要寬松
2、出入口寬度確定
出入口最小寬度:單車5.0m,雙車7.0m
3、出入口位置基本要求
1)汽車庫出入口凈距
機動車停車庫地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m
2)基地內配建的機動車停車庫(場)不應將其出入口直接設置在城市道路上,其出入口應設在基地內部道路上,并符合內部交通的需要。
3)機動車停車庫的出入口的坡道終點面向城市道路時,其與城市道路紅線的距離不應小于7.5m,平行城市道路或與城市道路斜交角度小于75度時應后退基地的出入口不小于5.0m
4)汽車庫出入口通視要求
汽車庫庫址的車輛出入口,距離城市道路的規劃紅線不應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邊線內2m處作視點的120°范圍內至邊線外7.5m以上不應有遮擋視線障礙物。
5)機動車庫地下出入口間距要求不應小于10m
如上海規定:地下車庫出入口與住宅間距不小于8m
車庫坡道基本設計要求
如滬標《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
直線坡道的坡度最大可以做到 16%
國標《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A 小型車的直線最大坡度 15%
B 中型車的直線最大坡度 12%
C 大型車的直線最大坡度 10%
坡度超多10%時,坡道上下端應設1/2坡度的緩坡(直線緩坡 3.6米長,曲線緩坡 2.4米長)
汽車庫內當通車道縱向坡度大于10%時,坡道上、下端均應設緩坡。其直線緩坡段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3.6m,緩坡坡度應為坡道坡度的1/2。曲線緩坡段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2.4m,曲線的半徑不應小于20m,緩坡段的中點為坡道原起點或止點。
柱網布置基本要求
1、常見柱網形式
柱網布置
柱網:柱網按7800~8400x(2a+b)/2布置。以橫向停3輛車為例,垂直行車道方向柱(2a+b)/2,其中:a為停車位深度,b為行車道寬度。
8400x8400
8100x8100
極限尺寸
2、柱網選擇要點
1)單建式地庫,停放小型車時不宜采用兩柱間停一輛車的方式,避免柱子過多;而附建式地庫,有時因上部建筑柱網尺寸較小,兩柱間可能停放一輛車。
2)除滿足合理的技術要求和使用面積指標達到最優,還必須考慮結構上是否經濟合理(包括結構跨度尺寸不應過大、材料消耗量要小、結構構件尺寸合理、在平面和高度上不過多占用室內空間、柱距與一定得結構形式相適應、柱網單元不應過多)。
具體停車庫柱網與停車關系如下表:
● 柱網
雙邊停車最經濟
● 底板
梁:一般不設次梁,僅設主梁;
頂板
對建筑的要求:確定覆土厚度,確定消防車道走向、位置。
結構:
施工荷載和覆土是否同時考慮?
消防荷載
頂板的結構布置:次梁沿長向布置的單向板比較經濟!
● 泵房位置
1、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一般合建,由于場地原因才分開設置。
2、小區分期建設時,則有可能建一個以上的水泵房。分建與合建的基本原則:當一、二期規劃已經確定,泵房合建;當二期建筑性質和高度等都無法確定時,泵房分開建。
3、多層地下室,水泵房及水池宜都設置在地下室的底層。
4、水泵房盡可能避免在住宅下設置(遠離塔樓),以減小噪音對住戶的影響。
5、水泵房最好靠近配電間,靠近水專業主管井。
水池布置原則:
生活水池一般和消防水池布置在一起;
生活水池和結構和脫開,底板脫開,側板若和結構緊挨,側壁留縫50,必須設頂板;
消防水池和結構不須脫開,可利用結構構件。一般不設頂板。
池壁厚度一般200。
布置集水坑和排水溝。
集水坑
集水坑間距一般為50米,最大可為100米。
平時地面沖洗用集水坑,容積宜為1.5m3左右,規格一般為1200x1000x1500。
消防電梯集水坑、水泵房集水坑、車道出入口集水坑容積為2.0m3,規格一般為1500x1000x1500;
消防電梯集水坑宜設在井道外側。
排水溝
排水溝溝深200~300,溝寬250。起點最小深度150mm,0.3%~0.5%找坡,間距最長50米左右。
建筑明溝或結構明溝
變配電所的設置原則:
1、大規模住宅小區(有多層、小高層、高層、部分商業),配電房的數量可以按5~6萬平方米設一個配電房來考慮,每個配電房的供電半徑按250—300米考慮。
2、高層建筑的住宅小區,配電房的數量可以按7~9萬平米設一個配電房來考慮,每個配電房的供電半徑按250—300米考慮。
變配電所的位置:
1、一般在地下一層;
2、供電半徑250米范圍內,要靠近大型負荷;
3、不應設在廁浴或其它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或貼鄰(設雙層板);
4、不宜設在地勢低洼和可能積水場所。若設在地下一層時,應采取抬高地面(100~300mm)等防水措施;
6、應避開建筑物的伸縮縫。
以上就是在CAD建筑設計中對于地下車庫的繪制準則和技巧,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距離和方法。
2019-12-31
2019-12-31
2019-12-26
2019-12-26
2019-12-26
2019-12-26
2019-12-26
2019-12-26
2019-12-06
2019-12-06
2019-12-06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