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AD機械制圖時,拆畫零件圖的要求由裝配圖拆畫成零件圖,是將裝配圖中的非標準零件從裝配圖中分離出來繪制成零件圖的過程,這是設計性質的工作。下面介紹具體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裝配圖上的視圖表達主要是從裝配關系、工作原理和裝配體的總體情況來考慮的。因此,在拆畫零件圖時,應根據所拆畫零件的內外形狀及復雜程度來選擇表達方案,而不能簡單地照抄裝配圖中該零件的表達方案。
零件尺寸處理
零件圖上的尺寸,與裝配圖有很大的關系,其處理方法一般有:
一、抄注
裝配圖中已標注尺寸,往往是較重要的尺寸,是裝配體設計的依據,自然也是零件設計的依據。在拆畫零件圖時,這些尺寸不能隨意改動,要完全照抄。對于配合尺寸,應根據其配合代號,查出偏差數值,標注在零件圖上。
二、查找
螺栓、螺母、鍵等的規格尺寸和標準代號,在明細欄中列出,詳細尺寸查相關標準中得到。螺孔直徑、螺孔深度、鍵槽、銷孔等尺寸,應根據使用的標準件來確定。按標準規定的倒角、圓角、退刀槽等結構的尺寸,也應查相應的標準來確定。
三、計算
某些尺寸數值,應根據裝配圖所給定的尺寸,通過計算確定。如齒輪輪齒部分的分度圓尺寸、齒頂圓尺寸等,應根據所給的模數、齒數及有關公式來計算。
四、量取
在裝配圖上沒有標注出的其他尺寸,可從裝配圖中用比例尺量得。量取時,一般取整數。
五、其他
標注尺寸時應注意,有裝配關系的尺寸應相互協調。如配合部分的軸、孔,其基本尺寸應相同。其他尺寸,也應相互適應,避免在零件裝配時或運動時產生矛盾或產生干涉、咬卡現象。
拆畫零件圖的方法
拆畫零件圖應在全面讀懂裝配圖的基礎上來進行,拆圖的過程是繼續設計產品的過程。
一、概括了解
從標題欄入手,了解裝配體的背景資料。
二、分析視圖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是什么?以及各視圖之間的聯系怎樣?
三、分析裝配關系,了解裝配原理
從視圖分析裝配圖的工作原理,裝配關系,以及裝配體的主要結構特征。零件的視圖,可能和裝配圖的表達有關系。
四、分析尺寸
重要零件之間的接觸或配合關系。
五、分析零件形狀,確定被遮擋部分,補充不完整結構
將要被拆畫的零件圖從裝配圖中分離出來,并分析其結構特征。應該注意到裝配圖是表達零件之間的裝配關系及部件的工作原理,而零件之間是有相互遮擋的,對一些復雜的零件形狀往往表達不清楚、不完全。
六、檢查零件表達的合理性,完成零件圖
零件圖上標注的技術要求,即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狀和位置公差的確定,要根據裝配圖所表示的該零件在機器中的作用,該零件的重要表面的配合關系和接觸性質等多種因素來確定,同時要結合零件的加工工藝的要求。
在CAD機械制圖中,拆畫零件圖時,應根據零件的功用及零件結構知識加以補充和完善,并在零件圖上完整、清晰地表達結構。對于裝配圖中省略的工藝結構,如倒角、退刀槽等,也應根據工藝需要在零件圖上表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