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CAD開始時,肯定要從最基本并且最常用的繪圖命令開始學起,掌握好基本命令之后,才能更好的擴展更多CAD命令學習。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CAD中的常用繪圖命令有哪些。
一、繪圖命令
直線:L
用法:輸入命令L/回車/鼠標指定第一點/輸入數值(也就是指定第二點)/回車(這時直線就畫出來了)/回車(結束命令)
射線:RAY
用法:輸入命令RAY/回車/鼠標指定射線起點/指定通過點/回車(結束命令)
構造線:XL
用法:輸入命令XL/回車/鼠標指定構造線起點/指定通過點/回車(結束命令)
多段線:PL
用法1:同直線命令
用法2:輸入命令PL/回車/指定起點/輸入W(繪制帶有寬度的線)/回車/指定線起點寬度/回車/指定線結束點寬度/回車/輸入數值(線的長度值)/回車(結束命令)
正多邊形:POL
用法:輸入命令POL/回車/指定邊數/回車/鼠標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輸入選項(C外切于圓;I內接于圓)/回車/輸入半徑/回車(結束命令)
矩形:REC
用法1:輸入命令REC/回車/鼠標指定第一角點/指定第二角點
用法2:輸入命令REC/回車/輸入C(繪制帶有倒角的矩形)/回車/輸入第一倒角值/回車/輸入第二倒角值/回車/鼠標指定第一角點/指定第二角點
用法3:輸入命令REC/回車/輸入F(繪制帶有圓角的矩形)/回車/輸入圓角半徑/回車/指定第一角點/指定第二角點
圓弧:A
用法:輸入命令A/回車/指定圓弧起點/指定圓弧中點/指定圓弧結束點
(繪制圓弧的方法有11種,可參考繪圖菜單---圓弧選項)
圓:C
用法:輸入命令C/回車/鼠標指定圓心/輸入半徑值/回車(命令結束)
(繪制圓的方法有6種,可參考繪圖菜單---圓選項)
樣條曲線:SPL
用法:輸入命令SPL/回車/鼠標指定要繪制的范圍即可/需要三下回車結束命令
橢圓:EL
用法:輸入命令EL/回車/鼠標指定橢圓的軸端點/指定軸的另一個端點(可輸入數值)/指定另一條半軸的長度(可輸入數值)/(如果輸入數值需要回車結束命令,如果用鼠標直接指定則命令自動結束)
橢圓弧:輸入命令EL/回車/輸入A/回車/指定橢圓弧的軸端點/指定軸的另一個端點/指定另一條半軸長度/指定橢圓弧起始角度/指定橢圓弧結束角度
圓環:DO
用法:輸入命令DO/回車/輸入圓環內徑/回車/輸入圓環外徑/回車/鼠標指定圓環圓心點/回車(結束命令)
點:PO
用法:輸入命令PO/回車/鼠標指定點的位置即可
面域:REG
用法:輸入命令REG/回車/選擇要創建面域的對象/回車(命令結束)
多行文本:T
用法:輸入命令T/回車/鼠標指定多行文本的第一角點/指定第二角點/輸入文本即可
定義塊:B
用法:輸入命令B/回車/設置對話框內容(塊名稱、選擇要定義為塊的對象、指定插入的基點)/確定即可
(定義塊指的是定義內部塊,只能在本文檔中使用)
寫塊:W
用法:輸入命令W/回車/設置對話框內容(塊名稱、選擇要定義為塊的對象、指定插入的基點、選擇要保存塊的位置)/確定即可
(寫塊可以在多個文檔中多次使用,可理解為定義外部塊)
插入塊:I
用法:輸入命令I/回車/選擇要插入的塊確定即可
圖案填充:H
用法:輸入命令H/回車/在圖案填充對話框中選擇你要填充的圖案,拾取填充對象內部點/回車/點擊確定即可
定數等分:DIV
用法:輸入命令DIV/回車/輸入等分數目/回車(命令結束)
三維拉伸:EXT
用法:輸入命令EXT/回車/選擇要拉伸對象/回車/輸入拉伸高度/回車/回車
三維旋轉:REV
用法:輸入命令REV/回車/選擇對象/回車/輸入O/回車/選擇旋轉軸/輸入旋轉角度/回車(命令結束)
(可用于三維旋轉的對象必須是多段線屬性)
二、修改工具
刪除:E
用法:輸入命令E/回車/選擇要刪除的對象/回車(命令結束)
復制:CO或CP
用法:輸入命令CO/回車/選擇要復制的對象/回車/鼠標指定位移基點/指定第二位移點(開始復制)/回車可結束命令,不回車可多重復制
鏡像復制:MI
用法1:輸入命令MI/回車/選擇要鏡像復制的對象/回車/鼠標指定鏡像線的第一點/指定第二點/回車(命令結束)
用法2:輸入命令MI/回車/選擇要鏡像的對象/回車/鼠標指定鏡像線的第一點/指定第二點/輸入Y/回車(這樣可以只鏡像不復制)
偏移復制:O
用法:輸入命令O/回車/輸入偏移距離/回車/選擇要偏移復制的對象/開始偏移/回車(命令結束)
陣列復制:AR
用法:輸入命令AR/回車/設置陣列對話框(可選擇矩形或環形陣列)
移動:M
用法:輸入命令M/回車/選擇對象/回車/鼠標指定位移基點/輸入移動距離或直接用鼠標指定要移動的位置
旋轉:RO
用法:輸入命令RO/回車/選擇對象/回車/鼠標指定旋轉基點/輸入旋轉角度(默認狀態下順時針為負值,逆時針為正值)/回車(命令結束)
比例:SC
用法:輸入命令SC/回車/選擇對象/回車/鼠標指定縮放基點/輸入比例因子(正整值為放大,小數值為負)/回車(命令結束)
拉伸:S
用法:輸入命令S/回車/交叉選擇要拉伸的對象(意思是選對象的一半,要不然不能拉伸)/鼠標指定拉伸基點,指定第二個點(開始拉伸,拉伸完以后命令自動結束)
修剪:TR
用法1:輸入命令TR/回車/選擇修剪邊界/回車/選擇要修剪的對象/回車(結束命令)(如果沒有邊界的對象只能刪除,無法修剪)
用法2:輸入命令TR/連續兩下回車(可以無邊界自定義修剪)/回車(結束命令)
用法3:輸入命令TR/連續兩下回車/輸入F/回車/鼠標指定第一欄選點/指定第二欄選點/回車(結束命令)(這樣在欄選范圍內并且有邊界的對象將被修剪)
延伸:EX
用法:輸入命令EX/回車/選擇延伸邊界/回車/選擇延伸對象/回車(結束命令)
打斷及打斷于點:BR
用法:輸入命令BR/回車/選擇要打斷的對象/指定打斷的第二點
倒直角:CHA
用法:輸入命令CHA/回車/選擇第一條倒角邊/選擇第二條倒角邊
(倒直角命令可用于相連、相交或未相連的直線對象)
倒圓角:F
用法:輸入命令F/回車/輸入R/回車/輸入圓角半徑值/選擇第一條倒角邊/選擇第二條倒角邊
(倒圓角命令可用于相連、相交或未相連的直線對象)
文本修改:ED
用法:輸入命令ED/回車/選擇要修改的文本對象即可修改
編輯多段線:PE
用法:輸入命令PE/回車/輸入M/回車/選擇要編輯的多段線/回車/輸入編輯項J(J為編輯多段線合并項)/三下回車(結束命令)
(如果有需要多段線其他項的編輯根據命令行的提示輸入相應命令即可)
清理:PU
用法:輸入命令PU/回車/設置清理對話框即可
(清理命令可清理制圖過程中遺留下的多余圖層)
分解:X
用法:輸入命令X/回車/選擇要分解對象/回車(結束命令)
三、對象特性
設計中心“Ctrl+2”: ADC
修改特性“Ctrl+1”: CH
屬性匹配:MA
用法:輸入命令MA/回車/選擇帶有特性的源對象/選擇目標對象/回車
文字樣式: ST
設置顏色:COL
圖層操作: LA
線形: LT
線形比例:LTS
線寬: LW
圖形單位:UN
屬性定義: ATT
編輯屬性:ATE
邊界創建,包括創建閉合多段線和面域:BO
對齊: AL
用法:輸入命令AL/回車/選擇對象/回車/指定第一個源點/指定第一個目標點/如果有下一個要對齊的源或目標點的話繼續指定,如果沒有則回車即可
輸出其它格式文件: EXP
輸入文件: IMP
自定義CAD設置: OP
重新生成:R
重命名: REN
捕捉柵格: SN
標注樣式管理器:D
設置捕捉模式: OS
打印預覽:PRE
工具欄: TO
命名視圖:V
面積:AA
用法:輸入命令AA/回車/鼠標指定測量對象的第一個角點及第二和第三個/回車
距離: DI
用法:輸入命令DL/回車/鼠標指定測量對象的第一點,第二點/注意觀察命令提示行信息即可。
顯示圖形數據信息:LI
四、尺寸標注
直線標注:DLI
對齊標注:DAL
半徑標注:DRA
直徑標注:DDI
角度標注:DAN
中心標注:DCE
點標注:DOR
標注形位公差:TOL
快速引出標注:LE
基線標注:DBA
連續標注:DCO
標注樣式:D
編輯標注:DED
替換標注系統變量:DOV
五、視圖操作:
平移:P
實時縮放:Z+空格+空格
局部放大:Z
返回上一視圖:Z+P
用法:輸入命令Z/回車/輸入P/回車
顯示全圖:Z+E
用法:輸入命令Z/回車/輸入E/回車
CAD使用注意事項
一、 基礎上越少越好。
不管是什么專業,什么階段的圖紙,圖紙上所有的圖元可以用一定的規律來組織整理。比如說:建筑專業的圖紙,就平面圖而言可分為:柱、墻、軸線、尺寸標注、一般標注、門窗看線、家具等。也就是說建筑專業的平面圖,就按照柱、墻、軸線、尺寸標注、一般漢字、門窗看線、家具等來定義圖層,然后,在畫圖的時候,分別應該在哪個類別的,就把該圖元放到相應得圖層中去。只要圖紙中所有的圖元都能有適當的歸類辦法了,那么圖層設置的基礎就搭建好了。但是,圖元分類是不是越細越好呢?不對。比如說,建筑平面圖上,有門和窗,還有很多臺階、樓梯等的看線,那是不是就分成門層、窗層、臺階層、樓梯層呢?不對。圖層太多的話,會給我們接下來在繪制過程中反而造成不便。就像門、窗、臺階、樓梯,雖然不是同一類的東西,但又都屬于看線,那么就可以用同一個圖層來管理。因此,圖層設置的第一原則是在夠用的基礎上越少越好。
兩層含義,1、夠用;2、精簡。每個專業的情況不一樣,大家可以自己琢磨,怎么樣是相對最合理的
二、 層的使用。
很多同事喜歡在零層上畫圖,因為零層是默認層,白色是零層的默認色,因此,有時候看上去,顯示屏上白花花一片。這樣做,絕對不可取。零層上是不可以用來畫圖的,那零層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是用來定義塊的。定義塊時,先將所有圖元均設置為零層(有特殊時除外),然后再定義塊,這樣,在插入塊時,插入時是哪個層,塊就是那個層了。
三、 圖層顏色的定義。
圖層的設置有很多屬性,除了圖名外,還有顏色、線形、線寬等。我們在設置圖層時,就要定義好相應的顏色、線形、線寬。現在很多同事在定義圖層的顏色時,都是根據自己的愛好,喜歡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這樣做并不合理。圖層的顏色定義要注意兩點,一是不同的圖層一般來說要用不同的顏色。這樣做,我們在畫圖時,才能夠在顏色上就很明顯的進行區分。如果兩個層是同一個顏色,那么在顯示時,就很難判斷正在操作的圖元是在哪一個層上。圖層顏色定義的第二點是,顏色的選擇應該根據打印時線寬的粗細來選擇。打印時,線形設置越寬的,該圖層就應該選用越亮的顏色;反之,如果打印時,該線的寬度僅為0.09mm,那么該圖層的顏色就應該選用8號或類似的顏色。 為什么要這樣?這樣可以在屏幕上就直觀的反映出線形的粗細。
四、 線形和線寬的設置。
在圖層的線形設置前,先提到LTSCALE這個命令。一般來說,LTSCALE的設置值均應設為1,這樣在進行圖紙交流時,才不會亂套。常用的線形有三種,“一是Continous連續線”,“二是ACAD_IS002W100點劃線”,“三是ACAD_IS004W100虛線。”
線寬的設置又有講究了。一張圖紙是否好看、是否清晰,其中重要的一條因素之一,就是是否層次分明。一張圖里,有 0.13的細線,有0.25的中等寬度線,有0.35的粗線,這樣就豐富了。打印出來的圖紙,一眼看上去,也就能夠根據線的粗細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圖元,什么地方是墻,什么地方是門窗,什么地方是標注。因此,我們在線寬設置時,一定要將粗細明確。如果一張圖,全是一種線寬還能夠用馬馬虎虎看得過去來形容的話,門窗線比墻線還粗就可以說是錯誤了。另外還有一點,我們要注意。現在我們打圖有兩種規格:
一是按照比例打印,這時候,我們的線寬可以用0.13\0.25\0.4這種粗細規格。如果我們是不按照比例打印A3規格,這時候線寬設置要比按比例的小一號0.09\0.15\0.3,這樣才能使小圖看上去清晰分明。圖層設置時,主要有以上幾方面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畫圖時,也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所有的圖元的各種屬性都盡量跟層走。不要這根線是WA層的,顏色卻是黃色,線形又變成了點劃線。盡量保持圖元的屬性和圖層的一致,也就是說盡可能的圖元屬性都是Bylayer。這樣,有助于我們圖面的清晰、準確和效率的提高
2022-11-29
2022-10-12
2022-09-23
2022-09-19
2022-08-12
2022-07-29
2022-07-25
2021-11-24
2021-08-10
2019-12-12
2019-11-19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