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去地產?設計院?還是轉行?
建筑、規劃、景觀應屆畢業生,該選擇去設計院、地產、咨詢、政府還是完全轉行?當我們選擇職業的時候到底在選擇什么?人在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到底是想要獲得什么?我們是否應該在35歲前選對自己的職業?
求職進入下半場,有人手捧大把offer陷入選擇困難癥,更多人仍是兩手空空陷入自我懷疑。“我出身老八校/ 我是海龜名校畢業/ 我有8段實習經歷/ 我連續獲得3年國獎 / 我的績點是5.0…”.作為標配的自己,面試時見到了無數高配甚至是高配PLUS,內心一次次重擊,自卑到胡言亂語。站在踏入社會的門檻上,分分鐘想退回來再讀幾年書。。。
求職進入下半場,有人手捧大把offer陷入選擇困難癥,更多人仍是兩手空空陷入自我懷疑。“我出身老八校/ 我是海龜名校畢業/ 我有8段實習經歷/ 我連續獲得3年國獎 / 我的績點是5.0…”.作為標配的自己,面試時見到了無數高配甚至是高配PLUS,內心一次次重擊,自卑到胡言亂語。站在踏入社會的門檻上,分分鐘想退回來再讀幾年書。。。
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已邀請:
1 個回復
CAD小蘇 - 專注所以信賴!
贊同來自:
而如果你對自己選擇的行業有所懷疑,你需要分析這個行業的前景。不論是市場前景還是政策導向,你需要知道未來5-10年內,這個行業會給你帶來足夠多的發展機會和足夠多的錢。。。
舉個例子,你可以通過相關從業人士了解這個行業的訊息,你可以分析相關股票來輔助確定你對這個行業的判斷,甚至可以從19大中尋找行業相關的利好消息。
對于堅定不轉行的盆友,但還在糾結是去地產還是設計院:
很多前輩們都說,先去設計院呆幾年,有了經驗再去地產公司,這時候我應該先去設計院還是直接去地產呢?如果抱著這種態度,我當然選直接去地產了,為什么?
地產屬于行業上游,地產位面更高,能夠培養人的綜合能力,比如溝通市場調查,談判、策劃等社會群體能力。同時,你的所打交道的人也會更加的多元。舉例說,對于海歸,你在國外的見識、經歷以及語言能力,去到設計公司可能沒機會運用,但在地產卻都是加分技能。而設計院培養的是技術,更多的是重復相似的勞動力。匹配項目定位的空間研究,匹配設計規范,是專業性的技術人才的培養。
而事實上,設計思維更加接近的是市場,目前國內多數項目的定位決策權及產品研發權在于政府及地產開發商,因而地產人更希望產品接近市場需求,會用市場思維去思考設計,成本管控來指導設計。在地產公司你需要全方位掌控一個項目,而并不單單是設計這一個環節。
而如果對設計和畫圖這件事有著深深地熱愛,對自己的定位為技術專才,那么進入一個優秀的設計單位,單純的做好設計這個環節,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設計院相比地產公司沒有太復雜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對事”的工作,較為扁平化,即使是在項目對接工作上,其所需要的社交關系網絡相比地產公司也會更簡單純粹一些。所以很多人會說,設計院是一個讓人舒心的地方,同時專業技術又是個鐵飯碗,不需要過多擔心失業。而相比較地產公司,很可能一個錯誤的“站隊”就會讓你失業。但善意提醒下,即使拿到這個鐵飯碗,也需要不斷磨練和更新技術。
關于所謂的平臺,也就是是公司類型、規模、行業排名等等。很多資深人士會說,“第一份工作,平臺最重要。”其實這句話很負責任卻又很敷衍。好平臺意味著比較好跳槽,進了這樣的公司起碼不至于把自己將死,但是到底是不是好選擇,要你進去后慢慢感受,他們不確定。這種回答不對不錯,內在含義是,選擇還得要你自己做。
所以,你要思考,你的第一份工作究竟想要獲得什么能力?過怎樣的生活?
如果想讓所學知識與職業無縫銜接,想要穩定簡單的生活,那么國企、設計院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喜愛有挑戰的工作和生活,希望鍛煉更多綜合能力,愿意接觸未知領域,那么轉行或者地產公司會適合你。如果不想被束縛,自己又有很強的綜合能力或者專長,那么試試創業或者加入創業公司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35歲前,給自己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跑道,不要瞻前顧后,堅定走下去就好了,哪有什么絕對的對錯(此處略雞湯)
為什么是35歲。。。畢竟很多人畢了業就奔三了。。。淚目( ? ^ ? ) 還是多給自己一些犯錯的機會吧~
或者給自己的工作選擇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要么做這件事會讓你立刻幸福,要么就是預測到幾年后就能獲得幸福。如果都不是,你告訴我你究竟去那干嘛!
?
來源:問筑網